临近新春,沪上宠物寄养升温,服务日趋精细化 徐明睿 摄
春节临近,不少萌宠的主人回家探亲或外出过节,路途遥远,携宠不便,沪上宠物寄养服务火速升温。记者走访发现,一方面,春节期间寄养费用有所上升,另一方面,相关服务日趋精细化。
上海某宠物店的店长欧小瑞说,寄养猫狗不比存放物品,宠物在饮食和生活上有很多要求,除了最基本的遛狗、陪猫、喂食、铲屎等,还包括喂药、擦眼睛、拍短视频反馈给客户等各种服务。他会将宠物主人的要求记下并打印出来,贴在每个“房间”外,以便照顾。
“有些可能要喂鱼油、奶粉,有些要喂药,甚至像加菲(猫)可能每天要擦几次鼻子和眼泪。”欧小瑞说。
上海市静安区某宠物店的寄养主管罗平告知,尽管春节期间的寄养费用比平时贵了大约50%,但其宠物客房也已经基本订满。
商家们表示,春节宠物寄养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宠物服务日趋精细化,人工费相应看涨。
上海黄浦区陆家浜路某宠物店的店员张女士表示,部分宠物换了环境后容易产生紧张、不吃东西等应激反应,因此他们会让宠物主人带上一些宠物常用物品,防止它出现应激反应,“自带碗,还有它的床垫,我们会给它一个像家一样的空间。”(完)
(新春走基层)从“港漂”到“会长” “90后”姑娘在双向奔赴中链接浙港****** 中新网杭州1月25日电(郭其钰)打年糕、看烟花、逛灯会……今年春节,浙江旅港青年会会长蒋思雨再次感受到了记忆中儿时的年味。得益于香港与内地“通关”,这是她三年来第一次回到老家浙江海宁过年,与父母家人团聚团圆。 时隔三年,今年1月8日香港与内地迎来首阶段免检疫“通关”,得知消息后,蒋思雨立即订了过年回家的机票。对于常年往返于浙港两地的她来说,“通关”是极大的利好。 2015年,蒋思雨赴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。彼时,一直生活在内地的她参加了浙江旅港青年会赴港新生分享会,不仅认识了很多在香港的朋友,还帮助初来乍到的她解决了不少生活学习中的难题。 “从此以后我经常参加浙江旅港青年会的活动,大家都是年轻人有共同语言,并且有共同的家乡浙江,浙江旅港青年会也成了我们温暖的组织和家园。”蒋思雨说。 毕业后,在浙江旅港青年会的帮助下,蒋思雨找到了在香港的第一份工作。“当时只是想体验一下这座城市的工作生活节奏,有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经历,后来因为各方面越来越顺利,便自然而然留在了香港。” 私人秘书、理财规划师、自主创业,蒋思雨笑称自己也曾是“港漂”。她深知独自在香港漂泊的不易,便加入浙江旅港青年会担任执委,组织活动去帮助更多旅港青年。 2021年,蒋思雨接过接力棒,担任浙江旅港青年会会长一职,带领这个5000多名会员的青年社团,成为浙江与香港之间最具活力的纽带。 “过去一年我们克服疫情影响,共组织了46场活动,特别是在浙港两地青年交流方面,我们带领香港青年走进浙江舟山和嘉兴,和两地的青年团体结成了同心伙伴。”蒋思雨告诉记者,浙江旅港青年会还成立了义工团,发动年轻人的力量积极参加社会公益。 在蒋思雨心中,2022年浙江旅港青年会登上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的文艺表演舞台,成为他们的高光时刻,在全香港面前展现了浙江青年的风采和面貌。 从“出走”到“回归”,如今蒋思雨带领越来越多香港青年回到浙江,促进两地青年的交往交流。 “香港和内地恢复‘通关’后,对我们来说香港和杭州也是2小时城市圈。”蒋思雨希望今年借杭州亚运会契机,组织更多香港青年来浙江参访交流,让两地青年越走越近、越走越亲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1分快3地图 |